來源:服裝網 編輯:James 發布時間:2020-06-29
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近日,澳大利亞標志性泳衣品牌Seafolly宣布破產,目前已經進入“已進入自愿管理”狀態。周一,該公司已經委托了會計公司Korda Mentha的兩名破產管理人來進行打理。
Seafolly在一份聲明中稱:“之所以做出這一決定,是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對該公司造成了極其嚴重的財務影響。”據悉,該品牌此前在2014年被奢侈品LVMH集團收購,然后整合到財務部門L Catterton Asia的投資組合中。有趣的是,L Catterton似乎并不愿意挽救該品牌。

在宣布將實行管理并裁員120人之后,Seafolly已將一系列服裝降價70%。現已為80多種商品提供了的折扣,其中包括女士泳裝,裙子,連身褲,手袋和兒童泳衣。該促銷活動被標記為“終銷售”,并且不提供退貨或換貨。折扣后,諸如200美元一件的時尚泳衣等產品現在降至59.99美元。
負責管理Seafolly流程的Korda Mentha公司表示,它將立即將該品牌出售。在那之前,它表示業務將繼續照常進行。管理員蘭登(Langdon)確認KordaMentha將立即開始銷售業務流程。其表示:“鑒于品牌的質量及其聲譽,購買該公司將不可避免地引起人們的濃厚興趣。所有Seafolly禮品卡和受歡迎的Beach Club獎勵積分將繼續在Seafolly商店中兌換。我們鼓勵所有忠實的Seafolly客戶到零售商店兌換他們的Beach Club獎勵,并賺取更多積分。”
盡管是澳大利亞品牌,但Seafolly近年來已進行了重要的擴張,在擁有2700名庫存商,并在美國,新加坡和法國設有商店。目前,Seafolly在澳大利亞有44家商店,在海外有12家商店。它還擁有大型的批發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Seafolly是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L Catterton擁有,而后者又由擁有LVMH的Arnault家族控制。外國所有權可能使企業無法獲得澳大利亞政府的JobKeeper工資補貼。這就更加劇了該集團走向破產的道路。
公開資料顯示:Seafolly是澳大利亞較大的泳裝品牌,在當地市場占有35%的份額,在澳大利亞,美國和新加坡設有旗艦店。該品牌由Peter和Yvonne Halas于1975年成立。他們的兒子Anthony Halas于1998年接任首席執行官,然后將該品牌擴展到歐洲,北美和亞洲。2014年12月,L Catterton Asia收購了Seafolly的控股權。投資之后,該公司在國內和上都繼續增長。
疫情猶如即將潰堤的洪水,在近幾個月內已經淹沒了無數品牌。此次Seafolly的破產著實令人扼腕嘆息。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希望在往后的歲月里看到該品牌的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