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服裝網 編輯:Allen 發布時間:2020-03-30
近日,思捷環球控股有限公司發布重組計劃。
根據公告可以了解到,受疫情擴散影響,思捷環球在歐洲的所有店鋪以及將近所有集團特許經營及批發合作伙伴可控制銷售點的店鋪暫停營業,公司情況進一步嚴重惡化。為了保障集團的償付能力和資金流動性,以及疫情期間集團業務仍能持續運作,思捷環球的六間附屬公司Esprit( Europe GmbH、Esprit Europe Services GmbH、Esprit Retail B.V.& Co. KG、Esprit Wholesale GmbH、Esprit Design & Product Development GmbH及Esprit Global Image GmbH,已申請啟動財產保護訴訟程序。
創立于1964年的Esprit,在當時把握住了嬉皮文化的流行,受到了年輕一代的追捧,發展歷程曾一度風生水起。1993年,Esprit在香港上市,此后的十年間,曾作為其亞洲地區原料采購代理商的邢李原,分四次收購了思捷環球的全部股權。這也使得Esprit在范圍內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但從2009年開始,集團業績營收出現大幅下滑,從此一蹶不振。為了抑制品牌頹勢,Esprit 曾于2018年底推出五年重組計劃,以市場為核心,計劃耗資5,500萬港元來重組業務。
但此次重組并未實施太久,隨后 Esprit 便與GXG母公司慕尚集團在2019年12月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應為人民幣1億元。慕尚集團向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投入6000萬元,將持有合資公司60%的權益,思捷環球間接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萬成資源向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投入4000萬元,并將持有合資公司40%的權益。
但合資公司三名董事會成員皆由慕尚集團提名,而且重要的董事總經理及其他管理曾都由慕尚集團提名,這一舉動也表明 Esprit 品牌在內地的未來發展無法占據主導性。
德國是Esprit的銷售市場,思捷環球其管理部門、核心運營中心都設立在德國,可以說是“大本營”。此次事件,對走下坡路的思捷環球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放棄大本營押寶市場,真的是個好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