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朋友圈有一半的人都在養蛙,而另外的那一半,是在看別人養蛙...前天晚上剛吃完飯的時候,我刷了一下朋友圈,整個屏幕都是她們養的蛙兒子,我留意到一朋友發的朋友圈內容:“希望我的呱呱可以多交幾個朋友。”并附上了一張她養的蛙COCO一個人出去旅行的照片。
后來,這場全民養蛙的熱潮,我也參與了,并且樂不思蜀。我會跟朋友吐槽,“怎么我的崽還不給我發明信片啊?”“這么久了咋還不回來?”今天我又在朋友圈里吐槽,“我的呱呱又出去玩了,也不給我發張照片。
我媽在下面留言問我,“這是什么?”我不知道怎么解釋,只能跟她說,這是一個游戲。一個養成類游戲,一個體會自己當父母,養蛙兒子的游戲。
說到這時,我才突然想起媽媽早些時候給我發的信息還沒回,而我還在發朋友圈。我翻了翻微信聊天記錄,才發現我媽幾乎每天都會給我發微信~

而我,連幾個字,一段語音,都沒有及時回過去。從什么時候開始,想分享喜悅,想傾訴心聲的人,已經不是媽媽了。其實,我們不是真的很忙,而是從潛意識里認為,媽媽的信息從不需要秒回,因為她會一直在那里。但其實媽媽已經慢慢在等你回家的那些時間里變老。
說實話,玩了這個游戲,你第一個應該想到的人就是媽媽。呱呱出去旅行的時候,我就像初為人母樣,一直想,他什么時候會回來,這一路去干了什么。但是,我也只能慢慢等待,三葉草能快點成熟,這樣我就可以給他買好一點的頭巾、帳篷、和碗了。

你和父母的關系注定了是不平等的,他們想把所有最好的給你,但你終究是要離開的,而且是越來越遠。

你還在等蛙給你發明信片嗎。不如給你媽打個電話吧,或者發張你的照片,寄一件新鳳舞的家居服代你陪伴她,她已經等了,很久了。今天,你想家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