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就像內褲,要有,但不能逢人就證明你有。這話說的是好東西不能多講,講得多了就變得廉價了。筆者身在金融市場,深有感觸,這幾年隨著小米的頹勢和樂視的危機,一大批創投泡沫褪去,"情懷"這個詞在資本市場好像變得cheap起來。

cheap意味著人人可以談論,人人可以染指,最終人人都麻木。讓我想起很多選秀類節目,觀眾聽完獨唱往往還能聽到一段凄慘的身世或堅持音樂夢想的孤獨史,有的評委還特買賬。

情懷可以有,沒有情懷,國民老公王思聰不會在電競業混的風生水起; 沒有情懷星爺的電影票不會欠了一年又一年; 沒有情懷,當年看萌芽的人不會跟著韓寒一路老去; 沒有情懷,一部《魔獸》根本沒有機會在中國收割票房。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情懷,然對于普通人而言,"情懷"二字確是名副其實的奢侈品。還是任正非比較實在,當年創建華為,初衷也不過為了生存而已。
這個年代會賣情懷的人,送快遞的順豐小哥受氣了有老板撐腰,變成熱搜后企業的美譽度爆棚; 這個年代不會賣情懷的人,傳出要把34歲以上員工掃地出門,旁人說他要干掉蘋果三星他依然汲汲于生存。
孰是孰非?不過是大道三千,各有青天。高級的情懷其實是妥協。最高級的理想主義者其實是最牛X的現實主義者。

筆者很喜歡的一個歷史人物是明朝張居正,明朝萬歷年間官居首輔,獨攬大權,施行的變法雖然后來被廢棄也硬生生的為明朝延續了幾十年的氣數。他少有才名,年紀輕輕就混進了京都權力的核心部門,他觀察民生吏治,醞釀多年寫下針砭時弊的奏折,卻如同石沉大海,認清現實后此人也不糾結,從此一心一意混官場,只為權柄在握,實現少年抱負,家國情懷。
在此岸說情懷的人可能出發點不是情懷。在彼岸埋頭干的人可能胸懷大海,星辰點光。此岸望彼岸,情懷要踐行。


伊絲艾拉就是心懷“每一位中國女性都應該性感”的情懷,走在默默陪伴您的路上,情懷雖然遙遠,我們卻通過理念與設計將之實現。說到底,和各位伊蜜一樣小伊也是個情懷主義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