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辦 單 位:全國針織科技信息中心《針織工業》編輯部、《天津紡織科技》編輯部。
承 辦 單 位:天紡標檢測認證股份有限公司
冠 名 單 位: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支 持 單 位:宜賓絲麗雅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澳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博拉纖維(Birla Cellulose)、浙江中鼎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媒 體 支 持:針織工業官方微信、毛衫縱橫網、愛毛衫設計師社區
由全國針織科技信息中心、《針織工業》編輯部、《天津紡織科技》編輯部主辦,天紡標檢測認證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冠名的“天竹杯”2019年紡織新型原料創新應用技術研討會現定于2019年8月1—3日在吉林省吉林市金茂翡翠假日酒店召開。
1、會議時間:2019年8月1—3日
2、會議地點及交通
吉林市金茂翡翠假日酒店(吉林市昌邑區重慶路與中興街交匯處,吉林站西廣場)
1、吉林火車站至金茂翡翠假日酒店:下車后從車站西出站口出站,左側即可看到酒店大樓,前行左轉步行大約5分鐘即可到達酒店。
2、龍嘉機場至金茂翡翠假日酒店:下飛機后乘龍嘉站至吉林站的動車(車次很多,票價22.5元)到達吉林站,下車后從車站西出站口出站,左側即可看到酒店大樓,前行左轉步行大約5分鐘即可到達酒店。
溫馨提示:請乘坐飛機的參會代表盡量乘坐晚上20點之前到達龍嘉機場的航班,至吉林動車每天最晚車次為20:23,錯過這班車就需要打車到吉林,因目前高速正在修路,走下道需要時間較長,請大家提前安排好行程。
3、會議內容:
8月1日下午報到;8月1日晚《針織工業》、《天津紡織科技》專家委員會成員會議;8月2日全天大會報告、對接交流、優質論文的評選及頒獎;8月3日上午安排參觀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重要報告及演講專家(題目內容及次序以現場為準)

張佩華
《針織工業》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紡織工程學會針織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紡織工程學會針織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針織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等。
曾獲“紡織之光教師特等獎”、“上海市教學名師”、“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市教衛黨委系統優質黨員”等榮譽稱號。主持和參與國家、省市級重大科技和創新項目20余項,企業合作項目50余項,獲省市級科技成果獎15項;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3項;已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80余人。
主要從事服用針織產品開發與服用舒適性和功能性研究、生物醫用紡織品開發與生物力學性能研究。

孫戈
天津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會員、設計師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服裝教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人民美術出版社藝術教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天津市教育員會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部專家。
1998年公派赴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制衣學院進修學習,容城人民政府聘為服裝研發中心特邀設計師。負責主持十三五學科建議"服裝“智”造設計師創新實踐平臺“申報、論證及建設等工作。天津工業大學第二屆“我最喜愛的研究生導師”,波蘭圣十字科哈諾夫斯基大學進行訪學,2018年赴巴基斯坦旁遮普天津技術大學援教一年。
主要從事服裝設計理論與應用,時裝畫藝術研究,漢畫像石服飾研究。

方國平
《針織工業》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紡織品標準化針織技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浦東新區作協會員等。
曾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和創新貢獻獎10余次,國家發明專利3項,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次,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6項,在各類媒體發表文章百余篇,獲中國針織優質科技論文獎10余篇。2017年獲中國針織行業優質總工程師、優質科技研發人員、中國針織標準化工作先進個人稱號。著有科技論文集《帕蘭朵筆記》、散文集《尋找亡靈》,主編紀實作品《生命記憶》、《在河對岸的遠方》,編輯出版長篇小說《融雪》、音樂作品《大興安嶺的王洛賓》、《燈火闌珊處》等。
主要從事針織新材料功能性針織面料及其產品的開發研究。

李振峰
主要負責各種纖維素漿粕及纖維新產品的研發工作。作為主要發明人獲得了23項產品和技術發明專利,獲得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參與制定起草紡織行業標準5項,河北省地方標準2項,獲得2010年度、2014年度石家莊市中青年專家、2015年度河北省拔尖人才稱號。

黃輝
《針織工業》專家委員會委員
主要從事內衣、泳衣、睡衣、家居服、保暖衣等新材料開發及產品運用的研究及工作,主導功能性材料開發。指導完成10多項專利申請,并擁有6項專利證書。

宋立勝
《針織工業》專家委員會委員
參與2015年度《一次成型束身無縫內衣號型》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參與申報《一種無縫內衣》實用新型專利;深圳市美百年服裝有限公司獲得2010年度、2011年度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深圳市美百年服裝有限公司獲得2014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主要從事無縫內衣的設計、生產、管理、銷售等工作。

黃丹
主要從事雅賽爾纖維的市場推廣及應用。

鐘國能
《針織工業》專家委員會委員
近年來,先后承擔了企業多項高新技術項目;多次獲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之光”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連續5年申報區科學技術進步獎,并獲獎。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申請專利80余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23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5項。其參與項目獲2014寧波年市長質量獎,2015獲得寧波市北侖區“優質工程師”稱號,同年被聘任為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專家技術委員會委員,2016年被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針織行業優質設計研發人員”,2017年被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針織行業優質總工程師”稱號。
長期致力于針織材料、針織編織及針織后整理科技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實踐。

黃小云
《針織工業》專家委員會委員
在2002年《Modal針織系列產品的開發》項目中,獲局級“創新標兵”獎;在《弗萊特在針織產品開發中的應用與產業化》項目中,獲市級“首都勞動模范”獎;在2008年《竹纖維針織產品開發與推廣》項目中,獲市級“科學技術三等獎”;在2010年《超棉”和漢麻混紡面料的開發》項目中,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撰寫的“漢麻針織物迷彩‘TNTY印花’產品的研發與應用”一文,在全國第十二界陳維稷學術論文的評選中,榮獲二等獎。
主要從事新型功能原料針織面料中的應用及染整工藝技術創新。

于湖生
《針織工業》專家委員會委員、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系系主任、青島市產業用紡織品專家委員會委員、青島市功能纖維專家工作站專家。
在植物中藥功能纖維素纖維方面做了大量基礎研究和開發工作,相繼研發了多種植物中藥抗菌等多功能纖維素纖維及其產品。近3年分別承擔了省級重點研發項目1項,青島市科技計劃項目2項、橫向科研項目20余項;中文核心期刊和其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作為發明人獲授權發明專利8項。
主要從事新型生態型紡織功能纖維材料、功能性紡織新產品及服用性能的研發。

吳雙全
《針織工業》專家委員會委員、東華大學紡織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校外指導導師、河海大學工業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江蘇省紡織工程學會產業用紡織品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流行色協會第九屆理事會理事、全國汽車標準化委員會非金屬制品分技術委員會委員、東華大學紡織學院學生校外成長導師等。
常州市突出貢獻人才,江蘇省“333工程”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江蘇省紡織工程學會第十二屆江蘇紡織青年科技獎獲得者,中國流行色協會全國優質工作者,中國紡織工程學會針織專業委員會技術創新獎獲得者。
主要從事交通車輛內飾表皮材料的設計開發、CMF趨勢研究預測與發布、內飾表皮材料色彩紋理設計以及產品工藝技術研發工作。發表相關研究論文20余篇,申請專利30余項。

張紅梅
全國十佳面料設計師、全國紡織技術帶頭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三等獎1 項。發表學術論文8篇,獲授權發明專利2 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開發的超20款高檔色紡面料榮獲中國流行面料產品開發應用獎、優質獎。

陳志華
《針織工業》專家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先進紡織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江蘇省紡織工程學會家紡專委會秘書長、江蘇省科技創新優質團隊負責人。
先后主持省部級項目10項,發表學術論文45篇;主參編教材4部,科研項目成果分別獲省市級科技進步獎6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5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4件。
主要從事紡織新材料與功能紡織品的研發。

李智慧
全國電磁屏蔽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紡織品技術委員會產業用紡織品分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紡織品標委會智能紡織品工作組成員、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專家委員會委員。
從事功能紡織材料設計、研發及管理近30年,參與起草多項國家標準及國家標準。獲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合作發明專利近20項,尚未授權的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
2014年、2016年連續兩屆入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十佳面料師”;2016年與寧波萌恒聯合設計面料“無痕”榮獲2017春夏國際面料大賽金獎;為空軍戰斗機飛行員研制的防火阻燃、防水透濕、防電磁波防護服,榮獲“2017年度紡織創新產品”;采用細旦纖維經表面金屬化處理制成的保暖抑菌防靜電面料,近期被選為冬奧會防寒服內膽面料。電磁屏蔽服已同東華大學共同申報科技部(2021-2035)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新材料領域專題(個體防護)。

嚴汝西
主要從事面料、服裝的研發和銷售。37度恒溫面料的研發獲得全國面料設計大賽優質獎。竹真絲也獲得面料設計大賽優質獎。仿麻面料也獲得面料設計大賽優質獎。目前37°恒溫面料的內衣、家居服均得到客戶的贊美和信賴。目前天津工業大學和我們形成了戰略研發合作。

王遵元
毛紡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化纖工業協會第十六屆理事會理事。
從事紡織30年,參與縫紉線項目國產化;曾為山東如意集團“如意紡”提供關鍵性原輔材料。目前有5項紡織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一直為化纖與毛紡跨界融合發展而努力,致力于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以及智能紡織的創新與實踐,是迭代®滌綸設計者和推廣者。

賈巍
博拉旗下纖維品牌主要包括彩虹纖維、博拉莫代爾、博拉萊賽爾、博拉黏膠等。博拉集團始終關注可持續、生態友好的纖維產品開發,Livaeco為博拉纖維最新推出的環保黏膠纖維品牌。

論文交流
復合抗菌保暖功能緯編面料的開發、利用仿生性纖維紗線開發無縫內衣面料、涼爽型超細復合段條面料的研發、熱量管理纖維的產品種類和開發應用、中國紡織品如何做到全球低碳——水指數
兩種抗癌抑菌纖維的研究、功能性及智能性纖維研究進展、殼寡糖改性黏膠纖維的研究、石墨烯制備與應用研究進展、采用水溶紗編織仿圓機效果的寬幅圍巾、采用錦綸、氨綸絲開發功能性全成形針織鞋墊
超柔軟棉色紡毛衫的技術研究、珍珠纖維混紡紗在緯編針織女裝設計中的應用、疏水導汗皮芯紗在緯編針織上的實踐探索、自發熱針織內衣的研究與生產實踐、漢麻色紡花式復合針織產品研發
麻、棉及麻、滌混紡針織物的開發與工藝研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防割手套的性能綜合分析、常壓陽離子可染滌短纖維性能研究、生物質石墨烯改性聚酯超短纖的制備及表征
基于低熔點滌綸長絲的棉、滌、氨包芯紗的研究、納米ATO粉體的制備及其功能性整理、阻燃多異滌綸低彈絲的結構與性能、錦綸長絲針織面料的熱濕舒適性能、高性能纖維的單纖維壓縮彎曲性能研究
熱處理對含低熔點滌綸長絲針織物的性能影響、閃爆處理苧麻纖維及性能研究、艾草改性竹漿纖維針織物服用性能測試分析、基于拼接手法的針織原料再創造設計、由色紡紗生產工藝引起的色差問題研究
針織毛衫的紗線用量智能測算方法與研究、功能性針織面料的推廣應用、純棉針織物納米抗紫外整理的研究,更多精彩報告正在擬定中……
4、會議費用:
1.、參會代表:會務費:1300元/人;住宿費:大床房:360元/間·天;標間:360元/間·天;拼房:180元/人·天。
2.、相關行業的單位(設備、原料、儀器等)在會議期間若進行信息發布,需另交信息發布費,并提前與主辦單位聯系,未經主辦單位同意,企業不得進行任何宣傳活動。








